当前位置:首页 > 郑洛新概况 > 媒体报道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宣传工作
媒体报道

郑洛新自创区:打好“开放牌” 走活“创新路”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7-28


开栏的话
  攀登高峰的脚步,永不停歇。经过一年来的规划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宏伟蓝图,正在中原大地浓墨重彩地向现实转化。如今,随着“1+N”政策体系的全面完善,自创区已步入发展新阶段,将以构建创新引领型高地为目标,全力促进创新能力跨越式提升。今日起,本报开设《创新引领跨越提升——郑洛新自创区建设进行时》专栏,将通过一系列报道,向读者介绍郑洛新自创区建设的新成就、新举措、新突破。
  7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鲁巍教授乘坐高铁从北京直达开封,与开封市启源先进光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伙伴会面,一起解决技术难题。
  “最忙的时候,一个月要来四五趟。”鲁巍说,令他欣慰的是,研究院已经成功研发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超快超强激光系统。
  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像鲁巍教授这样的省外高层次人才,可以方便地与我省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这样的场景正在我省科技领域迅速增加。“推进开放式创新,补强创新发展短板”,已然成为河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的突出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以来,我省实施的科技开放合作项目就完成投入11.3亿元,建立实验基地63个,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分别为192、419和153项,研制新设备745套,获得专利411项,实现销售收入60.8亿元。
  省委书记谢伏瞻多次指出,作为科技欠发达的省份,单靠自身力量很难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把开放创新作为当前技术条件下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选择。省长陈润儿也多次强调,必须要坚持开放创新,打好“开放牌”。
  打好“开放牌”,需要广开合作渠道,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去年8月,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受聘成为郑大马歇尔医院院长;今年5月26日,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德曼为首,来自以色列、瑞典、西班牙和中东欧国家的近50名代表,在郑州进行了近100项次的先进创新创业成果跨国技术对接……今日河南的开放格局,已足以吸引诺奖得主这样的顶级科技人才开展深层次合作。
  目前,我省已与美国、英国、以色列、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形成了稳定的开放合作机制。
  打好“开放牌”,需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与发达地区和知名创新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利用河南的区位优势,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长沙、西安等周边城市的创新资源,以候鸟式的办法吸引它们的人才。”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说,我省积极通过项目合作方式,全力推动技术创新攻坚,将外界的“人才库”变成河南的“创新源”。
  打好“开放牌”,需要不断搭建开放合作的平台载体,筑巢引凤。
  走出去,我省连续举办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北京推介会、中美科技合作项目对接会、“科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等系列对接活动,共发布技术需求625项,发布科技成果500项,达成合作意向213项。
  引进来,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的20个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中原,将建成我省重要的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服务平台。
  “我们所每年的企业技术开发(转让)合同经费,有30%来自河南。”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张鸿翔介绍说,为此,中科院过程所在郑州开设了分所。“相信河南巨大的科技需求和开放的创新环境,一定会给我们的合作带来美好前景。”

返回

版权所有: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