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洛新概况 > 他山之石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宣传工作
他山之石

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突破 成效日益凸显 值得学习借鉴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7-19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打破官本位思想,创新人事、薪酬等管理体制,激发干部积极性”的要求,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省自创办主任赵建军同志于7月13日-14日带领省科技厅、省自创办有关负责同志赴济南高新区进行了调研,同济南高新区等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济南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群同志详细介绍了济南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现将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关做法编纂如下,供有关领导和郑洛新三市参考。
       济南高新区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近三十年时间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济南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由以前的第13位退到第18位。济南市委、市政府认为济南高新区原有的体制机制活力不足、动力不强,是制约高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基于此,济南市委、市政府在高新区实施了全国目前力度最大、改革最彻底、授权最到位的体制机制改革,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济南高新区这次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行政化运作模式,致力解决行政效率低下、活力不足的主要问题,围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目标要求,推动“四大改革任务”,实现“四个转变”,即改革行政管理体系,推行简政放权和“大部制”,实现行政管理由“层级审批管理”向“保姆式”服务转变;改革干部管理方式,推行干部全员聘任制,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改革干部考评体系,推行全员绩效考评,实现干部考核由“主观评价”向“量化考评”转变;改革分配激励机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实行放权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济南市委提出,对高新区放权“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为确保放权到位,由常务副市长与相关分管副市长共同召集会议,部署安排相关事宜,市委、市政府跟进督查,对不能按既定时间节点授权、放权高新区的单位要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情况说明。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3480多项市级权限,除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下放的,其他3250项权限2016年6月底前全部下放给高新区。为保证权力下放到位,济南市48个部门刻制了“2号章”交高新区使用。“2号章”与部门章同等效力。高新区管委会按照“谁用章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区域内直接行使相关权力,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实行放权改革后,行政效率明显提升,突出表现在项目审批上,一个项目从签约立项、落地建设到建成投产,所有审批手续在一个局可全部办结。一般项目从拿到土地证到拿到开工许可证,全国的平均用时是300天左右,而济南高新区不超过10 天,重点项目只需1天,行政服务效率大大提升。
       (二)实行“大部制”改革,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济南高新区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不突破市编委核定的机构个数、编制总量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按照“大部制”管理思路,把职能相近、业务相近的部门整合到一起,加强招商引资、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服务业管理、审计监督等职能,按照项目引进、建设、达产运营、发展升级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组建“大建设”、“大经济”、“大服务业”、“大社会管理”、“大审批”、“大审计”、“大战略”、“大人力资源”等八大体系,精简至15个业务部门,比如发改、商务、经信、科技、安监、统计等与二次产业相关的部门职能整合,组成“科技经济运行局”;贸易、金融等与三次产业相关的职能整合组成“服务业促进局”;食药监、质监、工商、物价、食安等与市场监管相关的职能整合为“市场监管局”;土地、规划、建设、人防、房管等职能整合成“国土规划建设局”。大部制整合,解决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问题。对市场主体的执法行动,原来出动4个部门、8名执法人员进行4次检查,现在市场监管局1个部门、2名执法人员开展1次综合检查。以监管餐饮经营者为例,一次监管就可以覆盖企业名称、户外广告、证照管理、操作流程、压力容器、计量器具、物价管理等各个方面,既避免重复检查“扰民”,又促进了行政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实行全员聘任制改革,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济南高新区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和分类管理。一是对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实行干部编制内任职与岗位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管理。包括管委会领导在内所有人员的职务、职级、工资、身份等全部封存,一律按岗位实施无差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编制内职务有空缺时,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按规定晋升职务或专业技术等级,并作为编制内职务存入档案,以此作为在编人员晋升、交流、调整档案工资和办理退休的依据。二是对改革实施后使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岗位聘用,聘用期满重新竞聘,不纳入编制管理。岗位聘任主要采取直接聘任、竞争聘任、双向选择聘任、社会招聘等方式进行。这次改革,突出人岗相适、宁缺毋滥并坚持向园区关键岗位倾斜,既高职低聘,也低职高聘,个别不适应岗位需要的干部被高职低聘,一批新招聘的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走上了重要岗位。目前,济南高新区已面向全球两次招聘,共招聘240人,竞争比例达40:1。这些学历高、年纪轻的人才,作为新鲜血液注入,使高新区的干部队伍得以整体优化。
       (四)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建立企业化评价考核体系。高新区设计了一套以“量化考评”为核心的体系,制订了《薪酬管理办法》,引入了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原理,薪酬分配以KPI考核结果为依据。根据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发展战略,提炼各层级KPI指标库。明确部门主要责任和部门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确保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基础之上。每年年初,管委会要确定各部门和个人的KPI价值系数,价值系数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为了鼓励大家到一线去,系数会向一线园区、招商岗位倾斜。而同一单位内部,根据不同员工承担工作的重要程度,也有不同的价值系数。每个季度,管委会对各部门KPI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从济南高新区2016年绩效考核成绩看,经过层层考核、多维度测评,按照末位人员比例不少于5%的强制分布原则,整个管委会近1000名纳入考评体系的工作人员中,有60多人被归为“末位淘汰”的序列,其中有9人因为不能胜任工作被“剁尾巴”淘汰,这里面不乏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人员和管理岗位人员。这样的考核调整力度,在政府部门实属罕见。
       (五)实行薪酬激励改革,强化实干者得实惠。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按照“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和“稳住基本、加大激励、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包括济南高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全员绩效工资薪酬体系。薪酬总额分为固定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并逐年提高绩效薪酬在薪酬总额中的比重。薪酬总额由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价值系数确定,价值系数越高,工资标准越高。改革前,固定薪酬与绩效薪酬的比例为8.4:1.6,改革后,二者的比例调整为6:4,2017年调整到5:5,到2018年将调整到4:6。工作表现优秀的,则可得到全部薪酬,表现差的则仅能得到基本工资(档案工资扣除津补贴)。在高新区,平行部门同样级别的“一把手”,根据工作业绩不同,拿到的薪水可能是天壤之别。绩效考核最好的园区和最差园区,同级别一把手的到手薪酬会相差一倍多。可量化的薪酬考核体系对干部冲击力大,带来了危机感。过去坐在办公桌前“等活来”的闲人主动要工作干了。还有不少能力强、冲劲足的干部主动要求调整到更具挑战性部门,希望承担更多工作任务。
       2015年底改革开始实施后,济南高新区人人扛指标、人人有压力,工作主动性强、效率大幅提高,企业满意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高新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2016年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增长8.3%,预计2017年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2016年同比增长18%,预计2017年增长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6年同比增长11.5%。截至4月底,济南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实现36.7亿元,同比增长34.3%。除此之外,济南高新区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全市,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出口额及增幅、进口总额均位列全市第一。
       二是招商项目落地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2015年,上高新区招商项目审定小组会研究的项目有40多个,2016年猛增到260多个,2017年前两个月超过100个,全年有望达到500个,且项目质量大大提高。一些企业纷纷追加投资、扩大规模。
       三是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2015年到工商窗口办登记变更手续的企业每天20多家,2016年达到70多家,2017年一季度平均每天有100多家。目前高新区注册企业达2万多家,仅去年一年就新增5000多家,相当于前25年累计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仅今年前4个月,全区共新增注册公司已近3000家,全年预计新增注册企业超过9000家。
       二、改革关键点
       济南高新区的改革实施一年以来,改革力度大、成效显、反响好,超出了预期。有专家认为,济南高新区改革是“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去年以来,全国已有6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先后慕名来济南高新区取经。据徐群主任介绍,济南高新区这次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但是实施较为平稳,得到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主要抓住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济南高新区的改革是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亲自出题目、提要求并力推实施的。他多次明确要求要加快建立高新区的正向激励机制,并指出,“不怕工资拿得高,就怕干不干活工资都拿得高”。2016年5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济南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开启了以“放权”和“搞活”为主旨的改革之路。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济南高新区主要领导由市委常委兼任,为高新区加快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
       二是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为敢做事的干部免除后顾之忧。市委书记王文涛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摸错了不能一棍子打死”。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为担当者担当”的保障机制和“让实干者实惠”的激励机制,极大地鼓励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2016年以来,济南市委连续出台“容错机制”“纠错机制”“防错机制”“诬告陷害查处办法”4个文件,营造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制度环境。2017年,济南市又提出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让实干者得实惠,让干部有干事的劲头和保障。徐群主任介绍,他作为高新区改革的实际执行者,之所以敢干、敢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容错免责机制,让他没有后顾之优。
       三是科学设置考核体系,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分配机制。科学设置考核体系是高新区改革的关键环节。济南高新区请国内知名的正略钧策咨询公司进行总体设计,同时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深度参与核心目标的设计,坚持“工作优先、目标优先、业绩优先”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建立了非常清晰的三级目标责任体系,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将市委、市政府和党工委、管委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每个具体部门和岗位。
       三、有关启示
       经过此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切感到,通过实施人事与薪酬制度改革为先导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而调动全体干部创新创业积极性和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的做法,是全国先进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做法,值得我省在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学习、借鉴和推进实施。
从济南高新区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全面推进郑洛新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突破,关键是要夯实主体责任,郑洛新三市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把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亲自推、亲自督。要积极学习济南高新区经验,主要领导要带队到济南高新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启动高新区管理体制和人事与薪酬制度改革。同时,应加快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出台相应具体办法,为高新区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返回

版权所有: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